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知识百科 > 

集成电路与闩锁效应

2024-08-02 14:57:08 作者:龙图腾网 来源:--
569

集成电路中的闩锁效应(Latch-up)是指在CMOS电路中,由于寄生双极晶体管的触发导通,在电源和地之间形成低阻抗通路,导致大电流、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甚至芯片损坏的现象。以下是关于闩锁效应的详细分析:

1. 闩锁效应的原理

· 结构原因:闩锁效应发生在CMOS电路中,其核心在于形成了p-n-p-n结构,即由PMOS的源/漏区、N阱、P衬底和NMOS的源/漏区构成的寄生结构。

· 外部干扰:当有外部干扰(如I/O电压突变、ESD静电加压等),可能会触发这一结构中的寄生三极管,形成正反馈,从而引起闩锁效应。

2. 闩锁效应的产生机制

· 大电流产生:当其中一个BJT(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受外部干扰突然增加时,会导致另一个BJT导通,形成正反馈,使得VDD至GND间形成低抗通路。

· 具体过程:以NPN BJT为例,其基极为P衬底,当有足够电流通过Rsub(Substrate电阻)时,会在Parasitic Resistor上产生压降,使得PN结正偏,引发闩锁。

3. 闩锁效应的危害

· 功能混乱:一旦发生闩锁效应,芯片内部会产生大电流,导致电源与地之间短路,影响芯片的正常功能。

· 永久损坏:长时间的大电流会导致芯片过热,可能永久性损坏器件。

4. 闩锁效应的预防措施

· 设计优化:在版图设计时,尽量使NMOS靠近GND,PMOS靠近VDD,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降低引发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的可能性。

· 系统防护:在I/O处加钳位电路,防止输入输出超过规定电压;在电源输入端加去耦电路,防止瞬间高压。

集成电路中的闩锁效应是一种严重的问题,它能够导致电路失效甚至芯片损坏。在实际电路设计中,建议充分了解并采取正确措施,以确保芯片的稳定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扫一扫,加我微信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及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通过什么方法可以降低集成电路的噪音?
下一篇:集成电路的电源完整性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免费咨询

欢迎登录

30天内自动登录

通过邮箱找回密码 (注:已绑定手机号的,可通过短信登录后修改密码)

欢迎注册

验证码5分钟内有效

设置信息完成注册

手机号绑定多个账号

申请试用

验证码5分钟内有效
*标题分类
  • 买专利
  • 找服务
  • 提建议
*咨询内容
内容不能为空!
*您的称呼
内容不能为空!
*联系手机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格式的手机号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咨询内容
内容不能为空!
*您的称呼
内容不能为空!
*联系手机
请输入正确格式的手机号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