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利侵权
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占使用、收益、处分其发明创造,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当专利权人发现存在专利侵权行为时,可以通过行使其权利,以达到阻止侵权行为人继续实施侵权行为、从侵权行为人处获得侵权损害赔偿等目的。
二、专利侵权警告函的优势
相较于通过专利侵权诉讼的途径进行维权,专利侵权警告函(后简称“警告函”)是目前我国权利人较少用到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专利侵权警告函具有他独特的优势,包括:
1、成本低,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相较于专利诉讼,警告函的成本更低,若侵权人在收到警告函后能够履行相关的义务,则权利人可以免于诉讼成本。
2、效率高。对于被起诉的侵权行为人,大概率是会做不侵权抗辩的,但是如果仅是收到警告函的情况,侵权行为人会更愿意以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
3、为后续的继续侵权行为留下故意侵权的证据。在收到警告函后继续实施的侵权行为将更容易被判定为故意侵权,从而使权利人有机会获得惩罚性赔偿。
三、专利侵权警告函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那么,专利侵权警告函包括哪些内容,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01-专利侵权警告函的内容要点
1、警告函发发出人的身份信息说明,包括如:名称、机构编码、权利取得方式(申请取得、受让取得或代理取得)等。
2、专利权的基本信息及证明文件,基本信息包括如:专利号、专利名称,以保证侵权人在收到警告函后能够搜索到相关的专利信息;证明文件包括如:专利证书、专利登记簿副本、最近一次的专利年费缴纳证明,对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还可进一步提供专利权评价报告。
3、具体的侵权行为,包括对侵权方式、侵权地点、侵权时间的具体描述,若为以互联网电商的方式实施的侵权行为,可提供具体的商品链接、展示页面、交易记录等信息。
4、警告函所依据的法律条款。
5、侵权产品/侵权方法产品与专利的侵权比对分析,用于说明相关的产品/方法落入专利保护的范围内。
6、明确的要求,包括希望侵权行为人在收到警告函后应停止侵权行为,若不停止侵权行为则权利人将进一步寻求司法的救济,以及针对该警告函的答复期限。
02-专利侵权警告函的注意事项
1、为防止侵权行为人在收到警告函后破坏侵权证据,在发出专利侵权警告函之前,应当对侵权的证据进行固定,包括侵权行为的固定(如购买侵权产品,并对过程进行公证,留存合同、发票、转账记录等)以及专利侵权所获利润的固定(如对电商平台上的展示的销售数量数据进行公证)。
2、警告函应当以挂号信的方式邮寄给侵权行为人,以保证对方实际签收。
3、在警告函中,应当仅主张可以被证明的行为,以防止被对方扣以“恶意”的帽子,且只有在确定当侵权人不停止侵权行为时会提起诉讼的情况下才主张权利,以防止打草惊蛇。
附件 专利侵权警告函-模板
×××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XXX):
我方XX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XXX),系专利号为ZL××,专利名称为××(以下简称“涉案专利”,专利权证明文件详见附件1)的发明专利的合法权利人,依法享有中国《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现就贵司生产及销售的××产品涉嫌侵害我方的发明专利权一事谨致函贵司处:
目前,我方发现贵司正在生产及销售一种××产品(侵权行为证明文件详见附件2),通过比对分析,贵司生产及销售的××产品涉嫌落入了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侵权产品与专利权利要求比对分析文件详见附件3),贵司的生产及销售行为涉嫌侵害了我方发明专利权,已经对我方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有鉴于此,我方依据中国《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以及第六十条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向贵司提出如下要求:
望贵司在收到该函件后能充分予以配合,立即停止生产及销售上述涉嫌侵权产品,并于收到该函件5个工作日内针对停止侵权事宜给出书面回复。
否则我方将保留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申请诉前禁令、提起诉讼、请求行政机关查处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望贵司审慎待之。
特此函告。
发函公司:×××
日期:××年××月××日
扫一扫,加我微信
用户名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