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爆发以来,不仅影响两国经济、供应链和外交关系,也对知识产权保护、商标申请及企业全球化战略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贸易战与美国商标申请的关键联系及应对策略。
一、贸易战对美国商标申请的影响
1. 中国企业在美国商标申请面临更高审查标准
- 商标驳回率上升: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近年来加强对中国企业的商标审查,部分申请因“恶意注册”或“虚假使用证据”被驳回。
- 强化商标使用证据要求:USPTO要求申请人提供更严格的商业使用证明(如亚马逊销售记录、独立站截图),防止“囤积商标”行为。
2025年2月24日,USPTO再次签发要求补充说明令(Supplemental Show Cause Order),宣布对约4.2万件涉案商标启动撤销程序,此举是因为深圳某服务商在代理中国企业和个人申请美国商标时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包括未持美国律师执照非法代理商标申请、伪造合作律师电子签名、替代美国执业律师与申请人签订代理合同、提交虚假商标使用证据(包括伪造产品图及虚构销售记录),其中4.2万件商标多为2016年至2022年提交且已经获得注册的美国商标;
另外还有2024年6月6日针对义乌某公司的商标注册行为的说明令(Show Cause Order),要求解释,作为美国境外的公司,提交美国商标注册申请时何以不委托美国商标代理机构还并在商标申请书商提供了虚假的代理机构信息;
2. 知识产权纠纷增加
- 美国企业利用商标侵权投诉施压:部分美国公司通过亚马逊、海关等渠道投诉中国企业商标侵权,导致商品下架或扣留。
- 中国企业需更谨慎应对:
- 提前检索美国商标数据库(TESS)避免冲突。
- 如遇投诉,需聘请美国律师分析是否构成侵权,避免高额赔偿。
近年来,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美国市场成为重要目标,但随之而来的知识产权纠纷也大幅增加。以下是美国跨境知识产权纠纷的主要类型、典型案例及应对策略:
- 常见商标侵权情形:
- 使用与美国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如品牌名称、Logo)。
- 在商品描述、广告中使用他人商标(如“兼容iPhone”但未经苹果授权)。
- 典型案例:
- Shein案:被Dr. Martens、Levi's等品牌起诉商标侵权,指控其销售仿冒商品。
- TRO(临时禁令)案件:2024年,美国法院针对中国卖家的TRO案件涉及数万个店铺,损失超10亿美元。
二、中国企业如何应对贸易战下的商标挑战?
1. 提前进行全球商标布局
- 核心市场优先注册: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关键市场应尽早申请,防止被抢注。
- 马德里体系简化流程:通过国际商标注册(Madrid Protocol)覆盖多国,降低成本。
2. 确保商标使用证据真实有效
- 避免PS或虚假销售记录:USPTO严查伪造证据,违规将导致商标无效及律师执照吊销。
留电商平台销售数据:亚马逊、eBay等交易记录可作为使用证据。
3. 应对侵权投诉的策略
- 收到亚马逊下架通知后:
- 核查投诉方是否拥有有效商标权(如通过USPTO查询)。
- 如属恶意投诉,可提交律师意见书要求恢复销售。
- 如确实侵权:
- 立即下架商品,考虑“规避设计”或谈判授权。
4. 利用自贸协定降低关税影响
- 通过墨西哥、越南等第三国出口:部分商品可规避美国对华高关税,但需确保商标在目标国已注册。
三、未来趋势:贸易战与商标战略的长期博弈
1. 美国或进一步收紧中国商标审查:可能要求更多公证文件或实地核查。
2. 中国加速自主品牌建设: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转向“一带一路”国家商标布局。
3. 跨境电商合规要求提高:亚马逊等平台可能加强商标合规审核,企业需更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结论
中美贸易战使美国商标申请难度增加,但也推动中国企业更重视全球品牌保护。企业应提前规划商标布局、确保合规,并灵活调整供应链以应对关税壁垒。龙图腾网布局国际知识产权业务十年,欢迎联系!
扫一扫,加我微信
用户名
姓名